成都大学保卫处
警校共育
当前位置:搜索结果
校园骗术集萃
人气:    发布时间:11-05-01 00:00:00

                                        校园骗术集萃     勤工助学受骗  无助的大学生     某学院新生到天府广场游玩,被一中年妇女叫住,声称可以为其介绍一个好工作,来自农村的她信以为真,便随这名中年妇女穿过两条偏僻的小巷来到一间挂满锦旗的办公室,该生随即被一名衣着正规,彬彬有礼的工作人员接待,这名工作人员声称可以为这名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需要缴纳20元的报名费。交钱后该工作人员又以上岗培训、服装押金、业务指导为由向该生收取880元现金。然后这名学生被介绍到很远的一写字楼上某手机销售公司,当这家公司向这名学生收取400元的保证金时,已经身无分文的她无赖回到学校向同学借400元钱交到该公司。当她交钱后得到的回答是:回去等上班的消息。这一等就等了足足一个月,当这名同学发觉有些不对时,到交钱的两个地方去希望对方能退钱时却遭到了狠狠的拒绝,无助的她几次在街边痛哭。     此类以介绍工作为由的诈骗基本上是由一个中介公司和一个皮包公司组成,有以下几个程序:1、在城市中心、广场等地方安排中年妇女来物色诈骗对象,而受骗者见到是中年妇女一般不会起疑心。2、中年妇女将受骗者带到中介公司后完成了第一步的工作,初次见面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往往非常热情,足可以和10086的人工台媲美,又是请坐又是端茶送水的,中年妇女则到一边领取酬金,一般是10元/人。3、中介公司则要求受骗者先成为本公司的会员,每人缴纳20元报名费。因金额太小,受骗者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疑问。4、当20元会员费交了以后,工作人员则以上岗培训、服装押金、业务指导等等为由再向应聘者收取400―2000元不等的费用。费用多少是依据应聘者的穿着、谈吐及讨价还价来决定的。5、中介公司收取费用以后便将应聘者介绍到一个很远很难找的皮包公司,该公司一般由模型手机陈列室、主任办公室和经理办公室组成。受骗者到了这里以后公司经理也很热情,缴纳400的押金就可以上班啦。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当交钱后,经理拿出一本印有上百种手机功能的书,叫受骗者回去背,不仅要记住其中一款手机的功能,还要知道任意几款手机的区别,只要记住了就可以上班了。这一关可以说是几乎没人能通过的,诈骗也就到此很圆满的结束,所有应聘者就是这样被中介公司、皮包公司以很有理由的交钱、很有理由的拒之门外。     受此类被骗的学生多发生在大一新生当中,既不知道学校的勤工助学政策,也不知道如何辨别中介公司的真伪。以上案例中受骗的学生被骗了竟然手足无措,在同学的帮助下到保卫处报案,然而在保卫处老师随后的调查中发现,竟然有三十余名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受骗,被骗金额200――4000元不等,这些学生在交钱后都存在未向对方索取发票的情况,以至于在查处、退还时工作相当艰难。尽管这样,学校保卫处联合公安、工商、新闻等单位开展追查工作,学生被骗现金全部追回。     手机号码中奖  骗了还要再骗     某学院学生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我公司举行成立五周年抽奖活动,你的手机号被抽中一等奖,奖品是一台HP笔记本电脑,请立即与我公司的客服部联系领取事宜。该同学立即用手机回复过去,对方称需要1200元的手续费、运输费和保险费等,请这位同学立即将钱寄到对方提供的账号上。随即这位同学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钱汇了过去,该生咨询对方什么时候能拿到笔记本电脑的时,对方居然要这位同学再寄2000的保证金,对方一再强调收到钱后会将钱和笔记本电脑一起邮寄过来,这位同学毫不犹豫的再次将2000元钱寄到了这个账号上。此时得到的答复是等邮递送达,一个星期过去以后,这位同学再次电话咨询对方的时候发现已经停机。     以上案例中这位同学受骗还算比较轻的,有的学生完全陷入了汇钱的陷阱中,对方要求汇多少钱就汇多少钱,完全没有防备之心,有的被骗60000元之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委就垃圾短信的治理提上了日程,手机诈骗的嚣张气焰一时间得到有效遏制。当你收到垃圾短信后可以向通讯运营商举报,由通讯运营商对发送垃圾短信的设备进行屏蔽。但是,2008年前后,此类骗术随着网络科技的提升也得到了升华。     某学院一名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毕业的学生,在登陆自己的QQ空间时发现了一条留言,该留言的主要内容是:您的QQ号码已被腾讯公司抽为《幸运QQ号码》请您先登陆活动指定官网http://www.v3qq.com/查询或联系,腾讯在线客服QQ:100077097,领取笔记本电脑一台,兑奖密码:qa98。该同学来自贫困地区,刚在一个大城市里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加上自己是学设计专业,如果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不管是自己的专业用途上,还是面子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联系后,该同学立即到学校里的银行,将自己实习期间得到的1200元报酬按对方提供的账号寄去,当寄钱后拿着存款回单的时候才感觉有些不对劲,马不停蹄赶到学校保卫处向老师咨询。当保卫处老师将学校下发的近期“治安通报”拿给这位学生看时,她还有些不相信。当老师再打开学校及相关网站时,这位同学已经是目瞪口呆了。该生连连后悔没有关心过学校保卫处的网站,没有留意过校园里的“重大事件公告栏”。     以上两起案件都是由于自身的贪婪之心及社会经验不足造成的,总认为天下平安,人人都是善人,把周围的世界看得太简单了,从不关心安全知识,疏不知就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     冒充学生落难  博得同情诈骗     某学院一学生在校园里遇到两个自称来自北京某高校的青年人,到这个学校找某位同学,下飞机后钱包和各类证件都被盗了,剩下一个手机也没电了,希望能借一下这位同学的手机和银行卡,给远在北京的父亲打电话并汇钱过来,如果不相信可以用自己的高档手机作抵押。三人随即来到自动取款机查看该同学的余额,趁这位同学在输入密码的时候两人趁机偷看密码。并用这位同学的手机不断的给对方打电话,催促对方赶快汇钱,当得出对方已经“汇钱”而这位同学的账户余额又没有增加时,这两个年轻人怀疑卡号说错了,要求再核对一下,趁机调换这位同学的银行卡,并说希望借一下这位同学的手机继续给家里联系,用自己没电的高档手机作为抵押,商量第二天上午九点在取款机前汇合退还手机。当这位同学第二天来到取款机苦苦等待后才如梦初醒――上当了。仔细一看这部高档手机才发现这分明是一部模型手机。     分析一下这位同学自身安全防范的不足:1、既然对方声称自己有同学在这所大学读书,直接带他们去找就是了。2、查询余额的时候不注意是否有人在偷看密码。3、别人接触自己的银行卡后没有仔细确认都放进兜里。4、由于对方说手机没电了就放松了对手机的辨认,以至于拿到了一部模型手机。     冒充老师行骗  欲讨好反被骗     某学院新生刚到学校报到,独自一人在寝室收拾物品,这时进来一人自称是学院主管学生会、入党的老师,到学生寝室了解新生生活情况,并对学生嘘寒问暖的。由于这名学生对学生干部充满向往,看着老师如此关心自己,连忙向这位老师套近乎。见这学生上当了,这位老师说自己的房间需要打扫叫这名同学去帮忙。随后,这“师生”二人开始下楼,这老师称自己没带手机出来,想借这名同学的手机再联系几个学生干部过来帮忙,这名学生也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手机。刚下楼,这名老师说自己寝室没卫生工具,希望这位同学把寝室的卫生工具带上,当这位同学兴冲冲的拿着卫生工具下楼时却不见了这名老师的踪影。     这名来路不明的老师正是利用新生想进学生会及在老师面前表现的心理,骗取学生的信任再开始实施诈骗。     父母仁爱之心  诈得现金无数     某学院学生的父母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某医院的医生,称该生在校外出了车祸,现正在某医院进行抢救,急需医药费3万元,希望家长尽快将钱汇到某账号上。并且一再叮嘱家长,孩子生命垂危,如果不立即汇钱则有生命危险。该家长爱子心切,毫不犹豫的将3万元汇进了这个“医生”的账号。当家长千里迢迢的赶到这个医院时,得到的结果是――查无此人。而到学校了解时,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的在教室上课。     分析这一类案件的一些疑点:1、父母在接到爱子异常情况是,是否想到了先与自己的孩子取得联系。2、在没有爱子的联系方式或者与爱子联系无果的情况下,是否应该与学校取得联系。3、学生信息泄露,应该从各个方面都要认真检查,找出信息泄露的根源。曾经有一名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将自己的姓名放在网上搜索,却发现全班同学的基本信息都在网上,上传的IP地址,居然是本学院的办公区。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班有一半的学生父母接到此类电话。     为什么有些家长没有上当呢?因为这些学生的家长却另有高招,名为“留一手”。同样的电话打到了某家长的手机上,这位家长并没有惊慌,他没有自己孩子的联系方式,也没有辅导员的联系方式。这位家长找出了该大学在当地招生宣传时发的招生简章,按上面留下的招生办公室的电话打到了学校,并将情况向招生办的老师讲了一遍。随即招生办老师通过辅导员找到该学生,并让该生与自己的父母取得了联系。     如今,大多数的家长只留孩子的手机号,只有很少一部分家长会留孩子的寝室电话或者是辅导员电话,如此细心的家长,上当受骗的几率自然就很小了。然而,骗子的伎俩始终在不断变化的。     某学院的学生父母接到一条短信:爸,我的手机、钱包和物品都被偷了,请立即汇800元钱到某账号上,这是我同学的银行卡,手机快没钱了。切记,急用!这是近半年比较流行的诈骗方式,大多数的家长只要见到这条短信就立马到银行汇钱而不会和自己的子女联系。有些家长汇钱后还要再向该手机发一条短信,告诉“骗子”钱已经汇出了。根据调查,收到该短信的也不一定是大学生的父母,连小学生的父母、无子女的父母甚至单身者都有可能收到同样的短信,一旦收到短信就说明一点――信息泄露。然而现在的信息泄露途径也太多了,房屋中介、网上搜索、银行、售楼部等都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根源。据有关部门调查,诈骗分子以一个公司的名义到通讯公司申请一个号码,然后通过非法途径买一套“群发器”发送诈骗信息。     如何防范此类诈骗案件的发生呢?首先,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保护个人及家庭成员的信息,不要轻易的把这些信息透露给陌生人。其次,经常性的和家人沟通,了解自身的学习、生活情况。再次,家庭成员之间尽量要有多个联系方式,比如寝室电话、辅导员电话、关系密切同学电话等等,在手机欠费、出现以外情况时能及时的联系对方。     黑客程序解密  QQ好友骗完     某学院一同学的QQ密码被人破译,QQ好友都接到一条讯息:帮我充50Q币,下周我就还你,急用,谢谢!当他返回学校周围同学都来问他还钱时才恍然大悟,自己的QQ密码被人破译了,以致于自己的QQ好友尽数被骗。     类似的案例:“某某,我现在在外出差,手机马上快没钱了,麻烦帮我买张充值卡,再用短信告知卡号和密码。”注意:该手机已被盗,现持机人用盗得的手机发送短信给手机通讯录内的联系人,骗取对方话费。     以上两类案例对被骗者而言都是五十或者是一百元的小数目,因此不会引起别人的警觉,诈骗分子也是利用朋友之间的友谊,互相帮忙的心理,放松了戒备。     推销劣质商品  买卖还须慧眼     某学院学生流着眼泪到保卫处报案,称:刚在寝室花了八百元向一个学生模样的人买了一包笔记本、笔芯、签字笔、乒乓球拍等文体用品,后来发现笔芯和签字笔都不能用。原来,中午大家正准备午觉,这时寝室里进来一人推销文体用品,乒乓球拍、笔记本、笔芯、、签字笔每件(支)6角钱,此人还抽取一支笔在大家面前演示,这笔是怎么怎么的好写。同时,还拿出一个公司的价目表,上面列举了这些文体用品的市场价格是推销价格的2倍以上,如果以每件(支)6角钱买进,即使以每件(支)1元钱卖出也能赚回大半个月的生活费,看着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名同学随即买下了所有的文体用品。等对方离开寝室,自己还沾沾自喜的时候,却不想拿出的笔及笔芯除了对方试的那支笔以外都存在质量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诈骗分子的伎俩也在发生着变换,看起来似乎让人防不胜防,其实不然,只要大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遇事想三分,多问几个为什么,自然就能识破这些拙劣的伎俩。笔者也向读者“推销”两个网站,上网之余浏览一下,增加自己的防范知识。    中国骗子网http://www.chinapianzi.net.cn/     骗子举报网http://www.pzjb.com/